Steelnet專家論述
浦項經營研究所(POSRI)表示,美國保護貿易主義雖可能實現美國鋼鐵業短期內的貿易改善,但長期來看,則難以保證製造業能持續的成長,以及未來工作機會的實現。
除此之外,美國保護貿易短期內可能會持續進行,韓國企業往後還需多多注意相關變化,而在韓美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修正後,也需視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1月5日,韓國劉明熙總幹事代理韓方與亞太經合組織的助理邁克爾·比曼(Michael Beeman)領導的美方針對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第一輪談判,但因美國要求韓國消除汽車和鋼鐵方面的非關稅壁壘,並取消嚴格的原產地文書審查,同時要求開放農業市場進口,在第一輪協商即發生衝突。
韓國方面則認為,去年韓國對美國貿易已出現逆差,對美國也釋出極大的善意,並提到農業市場不應該被列入本次談判的內容。另外,韓國則希望能夠改善兩國的國家爭端解決程序(ISDS,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並放鬆進口美國牛肉的限制。
浦項經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針對近日美國部門上呈232條例調查結果,發布相關研究報告內容指出面臨川普政府的保護貿易主義和美國鋼鐵產業變化的影響,在美國總統川普執行行政權後,將會加強保護貿易及與週邊國家的通商矛盾。
川普先前提出的美國優先主義政見,也讓美國進口工業產品開始衰弱,未來該政見也將以美國東北部、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區的傳統工業州「鐵鏽地帶」(Rust Belt)為主要政策執行地區,川普最終的目的可能是透過製造業的復甦,藉以鞏固中西部、中產階級、藍領階層的支持,好為下次競選鋪路。
該首席研究員表示,美國政府的鋼鐵進口規則,將會為美國當地鋼鐵產業帶來收益,導致當地鋼價開始上漲,同比去年的營業成果,多數鋼廠將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紐科(Nucor)鋼鐵及US Steel等主要美國鋼鐵企業,銷售、營業收益及損益方面都將有大幅改善,出貨成果若也持續成長,將可減輕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等的美國企業負擔。
但預計這些改善都只是短期內的效果,川普政府在正式執行保護貿易後1年,將很難保證目前對美國鋼鐵業及製造業的好處會保持,屆時短期內創造的效益,也很可能消失。
過去美國雖也曾經執行過保護貿易,但本次若確實執行保護貿易,則可能導致成本競爭力無法恢復,在進行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成為受害的業者,而依照川普的作風,未來也可能再對保護貿易內容進行更改,增加鋼鐵產業的不穩定性。
另一方面,在232條例調查結果正式上呈給美國總統川普前,美國早已積極對韓國採取相關貿易限制措施。自2015年開始美國即頒布貿易優惠延長法案(Trade Preferences Extension Act),讓美國商務部得以採用「於該廠商之可得事實(AFA,adverse facts available)」及「特殊市場情況(PMS,particular market situations)」法則來對韓國徵收高額關稅。
其中浦項鋼鐵在2016年8月時,被美國判定未依規定申報內容物及數據,硬性徵收60.93%的關稅,雖然美國法院也不認可如此高額的關稅,但相關單位仍執意執行,而在PMS法則的規定下,也造成其他使用浦項鋼鐵原料的韓國下游廠商,一起遭受高額關稅的徵收。
首要受害者為Nexsteel,美國對其油井管稅率自2017年的8%躍升到46%,另外今年美國商務部也公布將對現代製鐵的World Premium產品關稅自6.23%提高至19.42%,未來美國也可能依照PMS的規則,持續對Nexsteel進口產品徵收40%反傾銷稅。
美國近日也積極推動稅改法案,未來公司稅率將會從35%降低至21%,成為川普吸引企業回歸美國設廠的主要推進方案,因此川普也基於創造美國機會為由,順勢推動232調查,成為保護美國產業發展正當的理由。
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顯示,韓國2017年1-11月對美國鋼鐵材出口量同比下降了4.9%,但出口額卻在美國當地需求成長及油價攀升之下,上漲了17.7%;2017年韓國對美國出口量則來到340萬噸,出口額共有34億美元,同比2016年的31億美元,也增加3億美元。
目前來看,美國的保護貿易短期內將有持續進行的可能,若未來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簽訂結果不利於韓國發展,可能成為影響韓國經濟主權的因素,因此呼籲國家還是需反應市場真正的需求。